当白日的喧嚣渐渐退去,南湖在暮色中披上静谧的面纱,304am永利集团,304am永利集团的教学楼内,却依然流淌着不息的旋律。琴房里跳跃的音符,合唱室里回荡的和声,走廊间穿梭的匆匆步履……一幅幅夕阳下勤学苦练的动人画卷,正在南湖畔徐徐展开,谱写着青春与梦想的交响曲。

推开崭新琴房的门扉,明亮的的灯光下,是专注的身影与指尖的舞蹈。钢琴专业的学生在黑白键上反复打磨着高难度的段落,时而凝神思索,时而快速掠过,汗水悄然浸湿了额角;各类乐器的演奏家们对着谱架上的乐谱,一遍遍调整着手法,力求每一个音符都饱满圆润;声乐专业的学生则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气息的控制与情感的投入,悠扬的歌声穿透了热浪,与窗外的湖水波光相映成趣。窗内是忘我的投入,窗外是静谧的南湖,勤奋的灯火与星光辉映,照亮了通往艺术殿堂的阶梯。

排练厅里灯火通明,管弦乐团、民乐团、合唱团的排练正如火如荼进行。指挥老师目光如炬,精准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不和谐,耐心地讲解、示范,引导着年轻的乐手们理解和声的精妙与协作的力量。“再来一次!注意情绪,这里要更加流动!” 宋杨老师的声音在偌大的空间里回响。学生们全神贯注,或紧盯着指挥棒,或检视着自己的乐器,一遍遍合奏、分练,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舞台上的默契与震撼。深夜的排练,既是技艺的提升,更是意志的磨练,只为追求那更加完美的艺术呈现。

南湖畔的微风,不仅拂过湖面,也轻抚着带着乐器匆匆走向练习室的学生们的脸庞。他们或许刚刚结束一堂理论课,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实操;或许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重要演出或比赛,争分夺秒地进行最后的冲刺。走廊里、休息区,随处可见低声交流乐理、切磋技艺的身影。深夜的琴房预约常常“一位难求”,那份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,在寂静的校园里显得格外清晰。

“夕阳下的校园,是梦想加速的时刻。”庞毅副教授感慨道,“学生们这个时间段的专注力往往更好,也更珍惜安静的练习环境。看到他们为了心中的旋律如此努力,作为老师,陪伴和指导他们,无论多晚都值得。这份坚持,是音乐道路上最宝贵的品质。”

一位正在苦练大提琴的大三学生熊欣怡表示:“傍晚的南湖很美,但融入音乐的世界更美。夜晚安静,干扰少,更能沉浸其中,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每一弓、每一个音色的变化。为了一次完美的表达,再多的汗水也心甘情愿。”

南湖的晚霞,记录着304am永利集团,304am永利集团师生对艺术的无限热忱与不懈追求。这里没有镁光灯下的华彩瞬间,却有水滴石穿的扎实积累;没有喧嚣的掌声,却有与自我、与音乐深度对话的宁静力量。那一个个亮灯的窗口,那一段段流淌的旋律,是他们在艺术之路上留下的坚实足迹,是青春在琴弦上、在歌喉里最动人的咏叹。这湖畔星夜下的勤学苦练,终将汇聚成明日舞台上最璀璨的光华,不负师长期望,亦不负心中所爱。
(责任编辑:李亮菁 审稿:蔡奕 审发:喻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