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“三精”工作法筑牢学风建设根基——高校辅导员的实践与探索(方从戎)

发布人: 发表时间:2025-05-26 19:23 点击:

学风是大学的灵魂,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。作为304am永利集团的辅导员,直面学生在学习动力、习惯养成、目标规划等方面的差异,需跳出传统管理思维,以“精准化”“精细化”“精品化”的“三精”工作法,将学风建设从“宏观要求”转化为“微观实践”,让勤学、善思、笃行的学风扎根学生日常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

一、精准画像,靶向破解学风建设“痛点”

学风问题的根源往往因人而异,唯有精准定位“病灶”,才能开出“对症药方”。我们通过“数据采集+个体访谈+家校联动”的方式,为学生建立“学风画像”,实现分类施策。

针对“学习动力不足”的学生群体,我们聚焦“目标唤醒”。通过“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”,邀请校友分享就业经历,如引导理工科学生结合岳阳本地产业需求,了解专业在石化、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场景;为文科学生对接地方文化单位,直观感受专业在文旅融合、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价值,让学生明白“学习不是为了考试,而是为了未来的职业竞争力”。

对于“学习习惯不佳”的学生,我们侧重“行为矫正”。建立“学风帮扶台账”,记录学生上课出勤、作业提交、自习时长等数据,由辅导员联合班级学习委员开展“一对一”督促。对于作业拖延的学生,采用“小目标分解法”,将大作业拆解为“资料收集”“框架搭建”“内容撰写”等阶段,每完成一个阶段由学业导师签字确认,逐步改掉拖延陋习。

二、精细管理,构建全链条学风监督体系

学风建设需贯穿学生学习全流程,通过“过程管控+多元协同”的精细管理,让规范成为习惯,让习惯沉淀为学风。

在“课堂管理”上,打破“单一考勤”模式,推行“课堂表现积分制”。将学生的课堂发言、小组讨论参与度、随堂测验成绩等纳入积分,积分与奖学金评定、评优评先挂钩。同时,建立“辅导员+任课教师+学生骨干”的三方联动机制:辅导员每周抽查课堂考勤,重点关注“高频缺勤”学生;任课教师每节课反馈学生课堂状态,标注“注意力不集中”“参与度低”的学生名单;学生骨干担任“课堂纪律监督员”,课后与问题学生沟通,形成“发现-反馈-干预”的闭环。

在“课后延伸”中,我们打造“沉浸式学习场景”。依托学院自习室、实验室,设立“考研专属座位”“学科竞赛集训区”,并实行“预约制”管理,保障学生有固定的学习空间。针对不同年级需求,开展“分层自习”:大一新生以“基础巩固”为主,组织“高数答疑角”“英语晨读班”;大二、大三学生以“能力提升”为目标,开设“科研入门讲座”“实验操作培训”;大四学生聚焦“就业升学”,举办“考研复试模拟”“简历优化沙龙”,让课后学习从“被动应付”变为“主动参与”。

三、精品引领,以文化浸润培育学风自觉

学风建设的最高境界,是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追求。我们通过打造精品活动、树立优秀榜样,以文化浸润的方式,让学风从“外在要求”转化为“内在自觉”。

可以打造“学风建设文化节”品牌活动,每年围绕“勤学”“善思”“笃行”三大主题开展系列活动。在“勤学”主题中,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分享学习经验;在“善思”主题中,开展“学科知识辩论赛”“科研创新论坛”,鼓励学生围绕专业热点问题展开思考与探讨;在“笃行”主题中,组织“社会实践成果展”,展示学生在“三下乡”“志愿服务”中的实践报告,让学生明白“学以致用”的意义。

此外,我们注重发挥榜样的“引领效应”。通过评选“学风标兵班”“学习之星”,并在学院官网、宣传栏开设“榜样风采”专栏,讲述优秀班级的“晨读夜研”故事、优秀学生的“逆袭成长”经历。

作为高校辅导员,学风建设既是责任,也是使命。唯有以“精准”为前提、以“精细”为保障、以“精品”为引领,才能让学风建设真正落地生根,让每一位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明确方向、提升能力,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(责任编辑:黄璇 审稿:蔡奕 审发:刘隆华)


地址: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学院路

304am永利集团东院4号教学楼(音乐楼)

版权所有:中国·永利集团(304am-VIP认证)官网-Official Platform
E-mail:music@hnist.edu.cn


招生联系人:胡丹阳  电话:0730-8648860(行政办公室)、0730-8646327(学生办公室)

ICP备案号:Copyright ©2025  湘ICP备06001193号

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