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风采|卅载琴心化雨,一片师者丹青 ——记304am永利集团曹莉芳教授

发布人: 发表时间:2025-10-07 18:43 点击:

在高等教育的星河中,总有师者如辰,以其德行之辉与学问之光,照亮学子的精神宇宙。曹莉芳教授便是这样一颗明星,她以钢琴为生命注脚,以讲台为人生道场,“躬耕教坛三十载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。近三十年的岁月里,她将一名知识分子的理性、一位艺术家的热忱与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,谱写成一部黑白琴键上的无声乐章,静默,却足以震撼心灵。

精细雕琢:点燃学生艺术潜能与热爱

曹莉芳的课堂,是技艺的传授场,更是心灵的栖息地。她深谙 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 的古训,更践行着 “因材施教,有教无类” 的东方智慧。于她而言,指尖的技法仅是渡江之筏,真正的目的,是引渡学生抵达音乐的彼岸,感知其中的悲喜与崇高。她对待学生,既有严师的尺度,更有慈母的心肠。当学生困于技法的迷障,她俯身相伴,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;当学生惑于艺术的深意,她娓娓道来,如拨云见日,启人心智。那名在她的鼓励下走出焦虑、成功升学的学生,所感谢的已不仅是琴艺的精进,更是她所赋予的“用热爱抵御压力”的人生哲学。这,便是教育“立德树人”最生动的体现。


作为教研室的“领航员”,曹莉芳教授展现出 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” 的开拓精神。她深知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。面对千头万绪的团队工作,她运筹帷幄,举重若轻,以清晰的规划为团队描绘发展蓝图。她甘为人梯,奖掖后进,对青年教师的扶持,堪称 “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” 的现实写照。她所营造的,不仅是一个高效协作的工作团队,更是一个充满温情、互助共进的学术家庭。二十六载的坚守,她将个人智慧融入集体成长,如溪流汇入江河,推动着钢琴学科这片航船行稳致远。


甘为人梯:倾力托举学生站上更高舞台

曹莉芳教授深谙艺术的真谛在于“知行合一”。她打破“讲台”与“舞台”的壁垒,视每一次演出为一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她策划的音乐会,从不只是技巧的炫耀,而是文化的叙事与情感的共鸣。无论是个人演奏时那句 “奏得心” 的感悟,将艺术从“技”的层面提升至“道”的境界;还是带领学生演绎红色经典,让激昂琴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,她都完美诠释了 “文以载道,艺以润心” 的深刻内涵。在她手中,舞台化为画卷,师生共同以琴音为笔墨,绘出的不仅是旋律,更是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。


潜心问道:深耕钢琴教学理论与实践

在曹莉芳教授的教育版图中,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。她抗拒知识的枯竭,沉潜于学术的深蓝,如一位勤恳的勘探者,不断为教学挖掘富矿。为解决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“魂”之所在,她埋首故纸,寻访大家,其专著《中国钢琴音乐的音乐呈现与美学表达研究》,便是她 “为往圣继绝学” 的坚实脚印。从课题研究到教材编著,她始终以解决真问题、服务教学实践为导向。她的学术人生,很好地诠释了何为 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” 的严谨与笃行。



曹莉芳教授的三十年,是一部用琴键、汗水和爱心写就的煌煌巨著。她不仅是经师,更是人师。在她身上,我们看到了 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 的完美融合,也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如磐。她的风采,如古琴之韵,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;她的事迹,如暗夜之灯,温暖人心,催人奋进。她让我们相信,教育的最高境界,便是以生命影响生命,而曹莉芳教授,正是这样一位当之无愧的“大先生”。

(责任编辑:李亮菁 审稿:蔡奕 审发:喻俊)

地址: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学院路

304am永利集团东院4号教学楼(音乐楼)

版权所有:中国·永利集团(304am-VIP认证)官网-Official Platform
E-mail:music@hnist.edu.cn


招生联系人:胡丹阳  电话:0730-8648860(行政办公室)、0730-8646327(学生办公室)

ICP备案号:Copyright ©2025  湘ICP备06001193号



Baidu
sogou